受历史同期最高的极端高温、历史同期最少的降水量、历史同期最高的电力负荷的三“最”叠加,经济大省四川电力保供面临严峻局面。
8月21日零时,四川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,这也是自2022年1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四川省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应急预案(试行)》以来,四川首次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。
此次应急响应,是为了全力以赴保安全、保民生、保重点,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,并坚决打赢电力保供攻坚战。
20日晚,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谭洪恩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,近期四川全社会的节电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,当前实际已到的电力负荷由最高峰的5910万千瓦降至4700多万千瓦,“为广大市民自觉节约用电、错峰用电的行动表示衷心感谢”。
“越是极端条件,越需要广大市民朋友共同践行绿色低碳简约生活方式,同舟共济打赢‘迎峰度夏’攻坚战。”8月18日,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发出《致市民朋友节约用电倡议书——每人每户节约1度电我为文明城市做贡献》,倡议市民以实际行动节约用电。
《四川省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应急预案(试行)》在电力调度方面指出:“电力工作组立即启动预案,启动应急发电车,首先满足城乡居民、重要用户和区域的用电需求;组织未受影响电力生产企业按最大生产能力组织生产,做好应急调用准备;国网公司迅速组织应急线路的电力调运工作,当本级电网电力不能满足应急供应时,立即协调外部资源进行保供。”
四川这些地方,
主动让电于民!
在成都地铁内,记者看到不少站点已关闭部分自动售票机,车站照明亮度较往日有所降低,灯箱广告牌被关闭。
优化照明模式、关闭部分设备设施、优化空调温度、优化行车组织……据了解,8月15日起,成都地铁取消列车强冷车厢设置,对全线网列车车厢目标温度进行优化设置。8月17日起,在不影响乘客安全出行及车站客运服务的前提下,线网车站公共区照明开启“省电模式”。
面临电力紧缺,四川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采取了系列节能节电、有序用电、让电于民措施,同时四川省图书馆、四川美术馆、成都博物馆、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、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场馆也发布闭馆通知,暂停对外开放。
此外,四川省部分高校也积极响应,采取暂时关闭夜间校园部分道路路灯,体育馆、图书馆暂时有限开放、暂停空调使用等措施。
某市级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在闭馆前该博物馆已关闭了电梯、空调以及大型用电设备,就是为了多节约一些电。
除了大型场馆,成都对路灯开闭时间和照度也进行了动态调整:
自8月19日夜间开始,成都一环路、二环路、三环路2.2万盏LED单灯控制照明设施将半功率运行,预计每天可减少用电量约2.1万度;
重要主干道快速路采取关闭部分路灯的方式运行,预计每天减少用电量约1.05万度;
除以上道路外的其余道路照明采取关闭部分路灯的方式运行,预计每天减少用电量约14万度;采取以上措施后,预计每日可节电17万余度。
关闭春熙路步行街大部分灯光;关闭双子塔灯光秀;关闭户外广告照明……成都市城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,成都全市共关闭景观照明2344处,关闭景观照明灯49136盏,关闭户外广告照明956处。
Copyright © 2017 河南原赫电力销售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豫ICP备18031130号 技术支持:中域在线